PLANNING FOR GREYING CITIES 本系趙子元副教授建構友善高齡城市
談到都市計畫,一般人往往感到陌生,成大都市計劃系副教授趙子元簡單地下了註解,即是「盤點資源,了解特色,加以整合,從城市治理、空間改善,乃至於健康城市,都涵蓋在內」。
趙子元表示,讓人在環境中,活得更好,增加適居性及幸福感,「隨時代變動,找出最佳註解」,就是都市計畫最大目標。
趙子元於政大就讀地政系,至美國賓州念都市及區域計畫,再轉至英國諾丁漢大學攻讀都計博士學位,返台後,由台北市政府都發局都市更新科派駐大稻埕工作室,協助「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計畫推展,負責容積移轉、歷史街區保存再利用等工作;該地區是全台第一起引入「發展權移轉」可以買賣的成功案例,至今仍是全台典範。
受母親趙玲玲博士影響最大 做事講求效率多面向廣泛接觸
趙子元從歷史轉讀地政,再專攻都計,人生中影響她最大的,即是母親趙玲玲博士,也是東吳大學哲學系創辦人,母親無論在工作或家庭中,都扮演好自己身分和角色,這也影響趙子元,做事講求效率,並多面向廣泛接觸,成就她今日在都計上能夠全面且完整性的通盤思考。
趙子元的教學研究專長包括土地利用政策法規、都市更新策略與開發、高齡城市與健康城市等,目前也擔任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委員,高雄市、嘉義縣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台灣健康城市聯盟常務理事等職;學經歷豐富完備。趙子元指出,都市計畫屬於政策型大範圍的空間規劃工具,重點是讓都市維持機能正常,透過治理,讓城市擁有生命力與競爭力。許多人認為都計是紙上談兵,哪塊地要蓋學校,哪裡要有公園,只要大筆一揮,其實這並非隨意,而須考量既有的都市紋理及科學分析根據。
趙子元說,都計專業從業者在台灣需要更受到專業尊重,因為城市發展屬複雜系統,不只相關部門多,往往分工太細、疊床架屋,連法律都相互競合;以澎湖花嶼花宅為例,牽涉文資法、海岸法等,各方利益相關者考量都沒錯,而是牽涉價值觀不同。
「都市計畫專業者最重要工作,就是溝通和協調。」和一般人認知的在地圖上畫畫線,截然不同。包括都計範圍、特地專用區、決定區域樓高,建物密度、強度,乃至於容積率移轉及保持相關風貌空間等,沒有一項不需要和人達到共識,需要溝通再溝通,推己及人;趙子元說,「這是一份必須要和人高度密切聯繫的工作」。
台灣許多農地「種」出許多房舍,趙子元說,這些問題有的是都市計畫相關法令、制度制訂不夠明確,也有很多是執法效率不彰;「都計很容易淪為為政治服務,並牽涉包括城鄉發展、國土及海洋保育、農業等相關政策的互相競合,尤其值得相關者三思。」
台灣人口邁入高齡化 建構友善高齡城市更顯重要
隨著台灣人口邁入高齡化,建構友善高齡城市更顯重要,趙子元也擔任衛福部國建署台灣高齡友善城市計畫第一案的計畫主持人,從10年前開始,著手將世界衛生組織的高齡友善城市理念與推動制度引進台灣,希望讓人口快速老化的台灣,經完整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後,針對高齡者需求,規劃社區完整生活機能,實踐在地老化(geing-in-place),讓長輩可以走出家門,購物、訪友,維持活躍的生活模式;這樣的理念和規劃,讓趙子元拿下「2016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專家學者傑出貢獻獎」。
在高齡化社會下,都市計畫須提供長輩友善空間;如公園鋪面設計,一般人習慣燈具設置為由上往下的燈光照射,但如此會產生陰影,容易看不清腳下狀況,對長者而言,最好將燈具設置在膝蓋高度處,更清楚掌握地面狀況,降低因路面不平而跌倒的危險;此外,長者對天然災害的應變力低且脆弱度高,得另外規劃逃生、避難方式;種種一切,都須建立跨領域合作及結合機制。
近年來趙子元陸續與科技部等政府相關單位進行產學合作,超過40餘件,她也頻繁與國際相關研究學者共同撰寫論文發表,已發表10餘篇國際論文,研究發表合作對象包括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及日本大阪大學等;她的新作《Planning for Greying Cities》獲得專業出版商青睞,於2017年底全世界發行。